场景痛点

人才市场“水深火热”

人才短缺、职业满意度低、高级安全人才流动性高,健康的发展,需要匹配安全培训与认证的质量、薪酬待遇、企业安全价值观等人才可持续发展因素。

人才输出“供不应求”

随着网络安全市场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师资水平薄弱、教学资源不匹配和环境设备不足等问题影响人才培的质量,培养标准的对接的配比度较低,远达不到企业用人标准。

人才培养“大同小异”

由于网络安全专业是一个跨学科的交叉性学科群体,学院要进行全方面人才培养就需要利用学校本身的优势、特长,选择合适的发展方向,这样培养的人才才具有竞争力。

双师教师“势孤力薄”

院校与行业企业联系不紧密,科技开发、社会服务机制在大多数职业院校中运行较为缓慢、产学融合实践少,大部分职业教育师培主体仍然是学校,企业参与度很低。

升学就业“难以为继”

数字化经济高速发展,网络安全市场需求的转变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学院如果还维持原来的保守发展方式,学生很难在竞争中脱影而出。

成果贡献:成果建设“寥寥无几”

科技创新与转化方面,科研实力羸弱,成果难以转化,成果孵化过程中,缺少行业企业参与,大部分研究成果与社会需求脱节,缺乏应用价值,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解决方案

升学就业“难以为继”

引入龙头企业标准,将岗位标准与教学标准结合,结合区域经济发展优势与院校背景优势,通过与龙头企业共同修订岗位标准,统一岗位要求输出口径。

聚焦核心,产学结合

依托本地人才培养基地与产业优势,通过引入1+X职业认证课程体系,将龙头企业标准与行业调研、人才培养、课程设计、课程资源等方面进行教学融合。

以赛促学,成果培育

通过加强竞赛培训、实践,提升竞赛名次,贯彻“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方式,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改变教学评价中主观分占比大的弊端。

协调育人,标杆建立

共同深化协同育人机制,综合运用校内外资源,建设满足实践教学需要的实验实习实训基地,满足学生顶岗实习、就业实训需求,为学生实习实践提供服务。

方案优势

产业优势

基于塔易在区内有多家政府、企业安全服务的案例,实现教学与项目实践的快速对接

资源优势

对接区域数广经济产业园,背靠华为、腾讯、奇安信等龙头企业,实现优质岗位资源整合

交付优势

国家双高专业建设完整交付经验,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技术支持交付经验,国培、省培技术支撑经验等

客户案例

01/02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

双高软件技术专业群建设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与产业龙头企业奇安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本地企业广西塔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共建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及城市安全运营中心,一期投入500万筹建产业学院。

01/02

广西机电工程学校

整体智慧校园建设

2019年,机电工程学校通过多渠道筹措数字化校园建设经费,建设一个“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建立了学校大数据中心,重点进行了信息化环境、教学诊改数据平台、业务管理系统、教学资源库等方面创新探索和建设,支撑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推动全校师生从提升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全面提升其信息素养转变。